很久沒有出國旅行了,原因大家都知道,於是我回想了數年前去以色列的行程,把它寫下來,權當重新再旅遊一次。這是遊記的第一篇。
以色列,老實說第一次我聽到這個地處中東的旅遊目的地,興趣不大。因為每次看新聞都是她處在一個打仗的狀態下,一個戰亂的國家是挺危險的;話雖如此,我沒有忘記她也是人類文明曾經的起源地,有著濃厚的宗教背景色彩(也很窮)。
有位學者曾經說過:要瞭解世界的文明,首先要瞭解中東,在瞭解中東之後,你才會更加瞭解人類的文明以及她的發展進程。我沒有走遍絲綢之路,也沒有去過北緯30度。而以色列也恰好符合這兩個條件,所以當朋友邀請我參加一個教會組織的以色列旅遊時,雖然我並沒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但剛好我在放一個長假,而且也不需要自己費心去辦理簽證和安排行程,心想著不如用不一樣的角度看看電視新聞以外的以色列吧。
答應下來後,就立刻收到教會安排的行程:
「聖地之旅|尋訪耶穌的足跡」
- 特拉維夫(以色列第一大城市/都會區,也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首都,人口304萬(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也是以色列的經濟樞紐。)
- 海法(媲美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巴哈伊大同教聖殿及花園,是先知以利亞在迦密山的事蹟所在地。)
- 拿撒勒(參觀聖靈感孕生子喜訊的天使報喜堂,造訪耶穌基督成長的故鄉)
- 伯利恆(耶穌出生的馬槽,東方三賢朝聖的洞穴。)
- 約旦河(全世界基督徒心目中的聖河,相傳耶穌在此接受洗禮。)
- 加利利湖(耶穌顯現神蹟之地,搭乘仿古漁船遊覽加利利湖。並享用為紀念耶穌的門徒彼得而命名的聖彼得魚餐。)
- 死海(世界最鹹的湖泊,享受在“海上”看報紙的感覺。)
- 昆蘭遺址(《死海古卷》發現地,此古卷的發現確定了近代聖經的版本。)
- 迦百農(耶穌的第二故鄉,也是第一任教宗彼得的故鄉,耶穌展現眾多神蹟的所在地。)
- 耶路撒冷(三千年來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爭奪之聖地。)
- 雅法古城(前往古時以色列和羅馬往來的最大港口——雅法港,遙望整個特拉維夫的美麗海灘。)
- 凱撒利亞(古時候以色列和羅馬往來的最大港口,古希律王花了12年才建造完成的古城。)
香港機場—>13小時後—>以色列本-古裏安國際機場—>感受首都特拉維夫—>參觀白色小房子—>經過羅斯柴爾德街區~
出發的那一天,我看著香港機場的日落,踏進了飛機。我們坐的是以色列航空,在上飛機之前,才發現它的安檢比其他的航班嚴謹多了,不僅會有兩個以色列航空的工作人員一對一“面試”:看著你的護照把過往旅遊經歷問一遍,還有家庭情況和工作情況等等,還要把所有帶上飛機的行李都打開,先人手檢查,然後放進一個帶有X光和危險品檢測功能的機器裡,上飛機前要還每個行李對上自己的名字和樣子核對一次,再上飛機。前後大概用了1.5個小時(omg)。我不禁懷疑,到底要去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才要做這樣的安檢。
在飛機上,語言有2種,第一種是英語,第二種是希伯來語,我環顧了四周,只有我們是亞洲人,也只有我們是團體,其他人都是個人出行。不知道是不是對以色列的印象不是太好,總感覺每個人都十分地孤僻和保護自己。飛機上居然提供白酒和紅酒,我喝了一杯,我朋友喝了4杯,有點醉,然後直接睡去。而我卻十分的精神,全程看了4部電影,然後又看了一本書,想讓自己睡著,結果越想越睡不著。於是開始思考:為什麼我會突然就去了以色列呢,為什麼我沒有思考這個決定呢,我現在的心情是怎樣呢,我又沒有讀過聖經的舊約和新約的全部,我在以色列應該抱有什麼的心情去經歷「耶穌的足跡」呢…….想了這麼多,默默地看著我的朋友很幸福地睡著,13個小時後,他和其他團友醒的時候,飛機就到了。步行抵達以色列入境處後,由於我會英文,所以過關順利,回答了他們的問題:“為什麼進入我們的國家,旅遊的目的,有沒有請當地的導遊”等。而其他同行的團友由於英文能力有限,結果直接被帶到審訊室lol(我們足足等他們等了2小時,直到當地導遊到了才解決問題)。直到那一刻,終於知道為什麼以色列不是這麽容易能去的。
當我跨過人潮,走進(本-古裏安,Ben Gurion Airport)國際機場的那一瞬間,我驚呆了:一個超大的電子螢幕,有不同的汽車走動而組成的時間計時器,汽車移動的速度精確到秒。這一波操作,連香港這樣的國際大都會都給比下來了。
坐上大巴後,直接去第一個景點(我十分地累,因為完全沒有睡過)。一路上,導遊在大巴上開始講述了特拉維夫的介紹。這時我才認真地看著眼前的大叔,他是一個白人,會說兩個語言,英文是母語,由於家裡是猶太人背景,年輕的時候從美國過來以色列旅遊,第一次就愛上了以色列,為了讓更多人真正瞭解以色列的文化,學習了希伯來文,留下來當導遊,一當就7年了。一邊聽著他的敘述,一邊看著窗外的風景。
1. 特拉維夫,轉角遇見地中海
這時,大巴停在了第一個景點,一群白色的建築群。一個非常摩登的地方,和我想像中的戰亂的以色列,只有沙土的地方完全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轉過頭來看,面前居然是一片海。
哇,原來是地中海。我知道每個人對“秘境”的定義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會認為是鮮為人知的,有的人會則認為是不易造訪的地方,充滿神秘感的,而當我看到地中海的那一刻,才突然領悟到:“秘境”就是當你到了一處地方,眼前的景觀,會讓你此生無憾的感動。
特拉維夫,一個瀕臨地中海,面積大概52平方公里,形狀屬於狹長型的一個地方。正是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很輕易在某個轉角處,你就會遇見這樣一片浪漫的地中海。
以色列在亡國2500多年後,在1947年底由聯合國同意復國,1948年宣布獨立,一般人聽起來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在舊約聖經中,此事的發生早有預言。因此即使猶太人亡國和四散世界各國,都能得到神的保守,維持自身信仰、文化和語言,並在指定的時間從世界各國被招聚,回到應許之地,恢復自己的國家,這實在是一個莫大的神蹟。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也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三大教集合地。猶太民族紮根在這有3500年的歷史了。在過去的十幾年,以色列的人口增長近10倍,目前人口有七八百萬人,是不同民族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宗教與文化傳統的大融合,其中猶太人人口比例占70%,非猶太居民占25%,而這其中大多數是阿拉伯人。所以除了希伯來語,阿拉伯語也是一個主要語言。以色列的首都(很多國家也在定義首都是耶路撒冷),特拉維夫聚集了以色列1/3的人口,是經濟高度發展的世界級城市,也是中東生活消費水平較高的城市之一。
在這段歷史的回溯里,我才開始嘗試記住眼前的地方,這個城市的名字。特拉維夫(Tel Aviv),在希伯來語中(aviv)是春天的意思,也是萬物復蘇的象徵,隱喻古代的以色列,國家有復國的希望;而“小丘”(tel)在希伯來語中有一個不常用的含義,在考古學中表示“堆積的廢墟”—古代以色列國毀滅的象徵(索科洛夫採用的這個名稱取自《舊約·以西結書》的3章15節 )。
坐在大巴上,所及能見的都是白色的建築群,其實也和以色列的歷史十分有關聯,在下文會有解釋。
特拉維夫白城,世界上最年輕的世遺
這些形形色色的白色小房子,導遊說其實他們的專有名詞叫“包浩斯(BAUHAUS)”,是聯合國世界遺產保護的名單,有4千多座,在地圖上是找不到,因為它們不是街道名稱,而是好幾條街道範圍(就像香港的舊中區政府合署或者銅鑼灣燈籠洲街市一樣)。“包浩斯”本來是一間建築學校的名字「國立包浩斯學校」,創立於1919年的德國,在1933年希特勒掌握政權後,這學校就關閉了。所有這學校的猶太老師和學生們都離開了德國,於是他們來到了巴勒斯坦,一部分猶太人來到了特拉維夫(1930年代),他們為了想打造一個具有現代感的城市,於是便開始了建造當時十分摩登的包浩斯建築風格融入當地的人文特色,創造出這座古城與現代的城市相連結的世界性建築趨勢,所以,這些“包浩斯”白房子群又被“特拉維夫白城”。而這些建築群,遠看就像一座座的小丘,才發現,原來Tel Aviv真的是“春天的小山丘”,它們也見證了以色列建國和存在的意義。
羅斯柴爾德街區,中東的矽谷
然後大巴經過了一個區域,我看到了世界那些非常出名的公司如下圖,導遊說,這裡就是特拉維夫的經濟中心“創新區”,一個基本上是整個以色列的初創公司都會選擇作為它的發展之地的區域。區域裡有一條非常有名的街道——羅斯柴爾德街道。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初創(街)之一,它以“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來命名,這個家族曾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猶太家族,在以色列建國初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援金角色,所以現在以色列的許多以羅斯柴爾德命名的街道。
我了解到這些初創公司,他們可能是一個人或者是一組人,每天腦力激蕩激發出可能有機會改變世界的點子。只需要閉上眼睛,感受這裡的環境,就能被創新的氛圍感染,就是那種每個人都想創造有偉大意義的事情的那種感覺。要知道,在52平方公里的特拉維夫裡,有著一千多個初創企業(意味著,每平方公里有90個Startup),密度世界第一(平均每1800人,就有一人創業)。如果說加州是全世界尖端科技創新的大本營,那麼第二位一定是以色列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型企業,以色列的GDP超過日本,韓國,中國印度4國的總和,也超過全歐洲的新興企業總數。而且有趣的是,在街上,他們穿的不是西裝革履,而是短褲溜狗~。不過我知道不能小看他們,他們每一個都可能是億萬富翁。有時候,我在想,這些新創公司,會不會也是嚮往著有如這街道名稱的這般偉大的成就才在這裡建立基地。
2. 下一站:海法的巴哈伊大同教聖殿及花園~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