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街角巧現》| 從微觀角度探討人與空間的互動

大館《街角巧現》| 從微觀角度探討人與空間的互動

過去兩年,受肺炎影響,香港的公共空間日漸收窄,而香港人亦以獨特的生活方式適應城市的轉變。中環大館在7月30日至10月3日舉辦《街角巧現展覽,展覽請來了街頭觀察員和7位藝術家於中上環的大街小巷中遊走,去探討空間運用的靈活性和創意。

街角巧現》運用了日本城市觀察學說「考現學」去解釋社區當時當刻的日常面貌與城市空間運用的關係。「考現學」源於1923年,是日本學者今和次郎對日本東京進行的城市研究和調查,「考現學」也包括了統計學的元素。當時正值日本關東大地震後,在城市重建下,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起了明顯的變化。例如,西服成為了日本男士的主流服飾,而女主依然穿和服居多。研究結果引起了今和次郎對人的行為變化與社會發展兩者之間的好奇。

是空間改變人的行為,還是人改變了空間?

中上環是香港的核心商業地段,這裏總是予人一種城市節奏急速的印象。然而,當你走進社區的大街小巷,你又會發現到這裏有恬靜悠閒的生活方式。儘管生活在寸土尺金的香港,空間依然是具可塑性的。「考現學」就是要從微觀的角度去觀察人們的日常生活。

街角巧現》記載了中上環的社區故事,例如在城皇街一帶,人們利用舊雪櫃,創造了一個社區共享的書櫃,名為「自由書舍」。現時,很多街坊都會在小店前搬出椅子聊天,這裏已經變成一個互相分享書籍、交流知識的地方。

(自由書舍圖片來源:卅間之友Facebook專頁

港英政府於1876年的城皇街建造了中央書院新校舍(皇仁書院前身),而隨着城隍廟及相鄰的房屋被拆,便留下了「城皇街」。

街角巧現》向我們呈現了周遭社區中的空間、人、事、物之間的連結。例如藝術家謝振聲在作品《節奏》之中,記錄了14個精挑細選的地點,涵蓋了中環錯縱複雜的特性。錄像裝置從聲音入手,記錄並轉化了城市的節奏,參觀者能夠感受到置身於中環社區的真實感。

樓梯和斜路是中上環的社區特色

儘管中上環有很多斜路,但兩旁依然林立着各式各樣的小店,甚至有理髮舖,人流與車輛就在斜路之中穿梭。除此之外,長長的樓梯亦常見於社區。受疫情影響,之前很多人都無法到健身室做GYM,人們就善用公園的設施,如樓梯、石椅、通道及欄杆去做熱身、瑜伽和負重。我們便發現,健身並不只局限於一個空間(健身室)之中。空間具可塑性,而香港人亦對環境有強大的適應能力。

善慶街是中上環的重要社區空間之一,不少人視樓梯為假日的聚腳地。有人會在這裏歇腳;也有人會在這裏「觀戰」。在樓梯對出的空地,有幾位大叔會圍在一起踢毽,吸引了一些鄰里街坊「觀戰」。藝術家以「考現學」的方式,以筆記、素描、照片和統計的方法,記錄了這幾位大叔踢毽的情形。而研究員在繪畫時,從最廣闊到最細微的地方也要記錄。從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到一些實際數字,例如踢毯數目和毯子落地次數。

街角巧現》記錄了香港社區的生活百態,以及香港人如何發揮創意,為公共空間帶來新的想法。世界雖然萬變,但香港人仍然擁有無堅不摧的適應能力去應對變化。

喬木
喬木

一個喜歡攝影、文字和大自然的90後女孩。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