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閒聊變得有趣?

如何讓閒聊變得有趣?

去年川普再次在總統大選中獲勝,背後的幕僚團隊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大佬,他曾在特朗普第一次選舉就第一個站隊他,以至於被罵得滾出了矽谷。他就是Peter Thiel 。 

我還想起了他推薦過的一本書,這本講戲劇表演的書曾經對我幫助很大,它在溝通、人設、公關、品牌、談判、銷售、公司裡的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和人建立 connection、dating和調情都很好用。 

如果你對Peter Thiel 還不夠了解,我先說說他。 


       Peter Theil這個人——

十多年前,在矽谷,Peter Thiel 已經是大家閒聊時會提起的名字了,但同是 PayPal Mafia的馬斯克即便早已經財務自由了在矽谷也還寂寂無名。畢竟矽谷滿大街都是大佬。  

那時候我對馬斯克的印象還只是停留在兩個小細節。一個是,我認識的史丹佛的一個EE的朋友加入了一個叫Tesla的新創小公司,告訴我他們公司是造車的,但有點慘每天只能賣掉一輛車,每賣出一輛辦公室裡就會敲一下鑼;另一個是,我的老闆也訂了一輛Tesla的跑車,說環保可持續很酷,要趕下潮流,但居然排隊等了大半年車才造完,不過停在矽谷或者舊金山路邊的時候,真的會有很多人圍過來問,哥們你這車是什麼牌子,怎麼看起來那麼厲害的樣子。    

當馬斯克還是個小咖的時候,Peter Thiel就有很多個出圈的點了:他聯合創立的PayPal ,02年 就 15 億美金出售給了eBay ;他是很出色的天使投資人,04 年就種子輪投了Facebook ,50 萬美金,得到 2 萬倍的回報 ;、LinkedIn、SpaceX等;他是矽谷最熱衷搞長生不老的人之一,投了很多這種神神意念方向的高科技和基因公司;他還是國際象棋天才,12 歲時就全美排名第七,一個神童;他是個信奉自由意志主義的 gay ,在他創辦的豪宅派對上,全場男服務都只穿了一件服務服務;         

別看第二次川普競選總統的時候,那麼多人站出來支持他,包括馬斯克。

但川普第一次競選的時候,他簡直是全矽谷人喊打。誰支持川普誰就是大傻逼。那時候,庫克、拉里·佩奇、馬斯克都還聚在一起商討如何阻止川普獲勝,都擔心川普要是贏了就是「創新的災難」。

所以2016 年,作為第一個公開支持川普的人,就是個異類。 Peter Thiel 真的是被大家罵著滾出矽谷的,舉家搬到了洛杉磯和奧斯汀。

所以,現在回頭看這段故事,你就會對這個人整個腦迴路非常好奇。

十年前,我有兩個朋友是 Peter Thiel 創辦的 Palantir公司的早期員工,他們都分別跟我提起過,他們入職必讀書單裡有這麼一本書,Impro l mpro就是I mpro sive ,即興表演。   

Palantir 和戲劇一點關係都沒有,是矽谷一個做大數據分析的公司,他們的客戶主要是政府機構和大組織。這家公司能出圈是因為他們曾經給 CIA 提供了情報分析,在抓住美國頭號大敵本拉登上立了大功。

所以為什麼一家做數據和資訊處理的 toB toG 公司,要把一本講即興表演的書放入員工入職必讀書單裡?

因為,Peter Thiel 覺得 toB toG生意的關鍵是銷售,而銷售的關鍵是對話。 

即興 (Impro: Improvisation and the Theatre)
基思·約翰斯通創作的書籍

——對話——

劇場裡,舞台上,這麼一個小小的空間裡,佈景有限,角色人物有限,更沒有特效,對話就變成了撐起整個舞台的關鍵。

為什麼我們真實生活裡的對話常常平淡乏味,但戲劇舞台上和電影美劇裡的對話都那麼精彩?

這本書說,要讓對話有意思,你得捧對方,s ubmit – lowering your status ,又要踩對方 dominate -raising your status 。一昧的捧和一昧的踩都會讓對話無趣。只有兩者交織,忽高忽低,一張一弛,才有律動、反轉和緊張感。

「你在讀什麼書?」

「《小王子》。」

「哇,那是我最喜歡的書!我二十年前就讀過了,以前我還每天聽這本書改編的歌劇來著。它不也是除了《聖經》之外銷量第二的書嘛?」

這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和對方表達同樣的喜好,在建立 connection ,但實際上這也是在捧自己和踩對方。因為這幾句話暗暗的彰顯的一個點是── 我早就看過了,而且我也很懂,還比你懂多得多。

「你在讀什麼書?」

「《小王子》。」

「我一直很想讀哎。」

好,這是在捧對方,但這樣子不夠有意思,對吧?

有意思的對話是怎麼樣的?

「你在讀什麼書?」

「《小王子》。」

「啊,那是我最喜歡的書,讀了很多遍。」(捧自己踩對方)

「是麼?」

「不過我只讀過書裡所有的插畫頁。」(踩自己捧對方)

你看,這個對話就是有升有降。

如果對話十分鐘內能做到多次反轉,就是誇對方、自誇、黑對方、自黑任意組合,你就是一個電影腳本等級的擅長對話的人了。

Before Sunset

來看 Before Sunset 這部電影裡的兩位主角意外在巴黎新書發表會上重逢後的對話,當時他們已經有九年沒聯絡沒再見了,其實是很陌生的兩個人:

女:我得先問你一個問題,九年前的十二月,你最後像我們約定好的那樣去維也納了嗎?

男:呃,沒有,你去了嗎?

女:啊,還好你沒去!我是說還好我也沒去,你也沒去,要是我們兩個只有一個去了就慘了。我祖母那幾天去世下葬,我一直很內疚我沒能見到你。等等,為什麼你沒去?天哪,你去了是吧?你是不是一直都很生我的氣?

男:我沒生你的氣,又不是什麼大事。我大老遠飛過去,你卻放了我鴿子。從此我人生一蹶不振,但又有什麼關係呢。 (踩自己)

女:別這麼說,你一定氣瘋了。可是你不能生我氣啊,我祖母…

男:我知道,我當時真的想到你可能是因為類似的事情被耽擱了。

女:你當時在維也納待了多久?遇到別的女人了嗎? (捧對方)

男:哦,當然有,她名字叫Gretchen ,她非常好,其實我那本書寫的是你們兩個人的結合。 (捧自己踩對方) 

女:啊,真的嘛?

男:當然開玩笑的。你都不敢相信我甚至去火車站支了個牌子,寫了我酒店的電話,以免你延誤來了找不到我。我真是傻得不行了。 (踩自己)

女:太糟糕了。

男:我轉悠了幾天回去了,我還欠我爸兩千美金(踩自己),他警告我日後別再碰法國女人(踩自己捧對方)。

女:那你書裡結局為什麼不是「六個月後,那個法國bitch 最後沒有出現。」(踩自己) 

男:不,我真的差點寫這個結局。但小說嘛還是要給人希望。但我還寫了另一個結局,呃,我們見了然後做了整整十天十夜。 (捧自己)

女:哈哈哈,有意思,所以的確是個法國 slut對吧? (踩自己) 

男:那可不是。 (踩對方)

你看,捧對方submit – lowering your status 和踩對方dominate – raising your status ,能讓對話更有意思,也能迅速拉近距離。  

一些應用的小場景

-上級對下級,地位高的人對地位低的人,特別是在氣氛緊張想讓大家緩和一下,或者是在開頭腦風暴會之前需要讓大家更輕鬆的時候,可以踩下自己。

-小奶狗和姊姊聊天,不要一味的誇,要偶爾踩那麼一下下,但注意上下文和氛圍,要不然姐姐臉會黑。

-如果一個人線上聊天還和線下聊天一樣都是回复你單字,比如“哦”“嗯”“好”,其實傳達的意思要不是“我不是很感興趣”,要么“我的權力比你大”。

-如果感覺捧對方都捧不到點上,還是不要隨便試著踩對方。

-有些職業是需要一個人天生就擅長捧自己的,比如創造類的工作,還有比如品牌branding ,如果raising his/her  status不是他她自己舒服的狀態,是不可能做好這類工作的。所以面試的時候也可以看看這個人朋友圈的表達常態。  

-身為一個女人,如果別的女人總誇自己某一兩個點,可以針對那一兩個點去準備回應的自黑的話術來 lowering your status ,有利於減少雌競和增強親近感。當然,最親近的閨蜜之間就不需要來這些。

-當自己是一個領域的專家,對方對這個領域更不懂的時候,自己就很容易dominate 在位置高的地方,但還是有一句話可以小捧對方一下的: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之前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人設——

Impro 這本書有四大章,第一章的標題是 Status ,地位、身分、狀態。

其實 status 也是 status theory ,它在心理學、行為經濟學、談判、泡妞學(Pick-Up-Artist ,簡稱PUA ,和現在我們說的 PUA 已經不是一個意思了)都經常被提到。 

它有兩個概念,DHV ( demonstrating high value )和 DLV (demonstrating low value)  ,展示高價值和展示低價值,最簡單的說就是自誇和自黑。 

不要只看英文字面意思,其實這兩個都只是戰術手段,其實都是在抬高自己的 status 。

有人說,為什麼自黑demonstrating low value還是抬高自己? 《挪威的森林》裡綠子講過一個理論,只有美女才能說什麼「我今天有點醜不想出門」,醜的人這句話能說得出口嗎?  

這是天生的,有的人就是習慣性自誇,有的人就是習慣性自黑,都是自己比較舒服的立人設的方式。

demonstrating high value習慣性自誇的: 

老羅在直播裡說,「我去那個機構(新東方),那個機構負責人說,我們這麼多年面過這麼多的人,有的人一來就能講好,有的人來了過一陣才能講好,但還有一種人,給多少長時間也都講不好。」 「他(面試者)認為我不行,並且告訴我以後也不行。我說你們不是有那種免費的試講班再給我排一次好不好。他很不耐煩說,好吧,再給你排一次但真的不要再來煩我了。我第三次去講了高分上崗,八個月成了全集團最有名的老師,到了我今天有什麼敢說了「我太有臉提新東方了,我在新東方歷史上是影響力最大的老師,一點額外的好處都沒拿過。我太對得起他了,新東方整個的歷史上最超值的第二就是我。」

demonstrating low value習慣性自黑的: 

俞敏洪,「我戀愛追求25 個女生,沒有一個成功;高考三次失敗,得了肺結核在醫院住了一年,最後被北大開除;做新東方的時候,為了拿到新東方一個執照,跟人喝酒到醫院裡搶救6 個小時。每一個加起來都是失敗。我一生中失敗的東西比所有成功的腳墊都多了。

當然,不只是言語,行為也可以demonstrating high value和demonstrating low value。   

企業家和身在高位置的人,已經習慣了自誇了,因為所有場景都需要他們 demonstrating high value :招人要自誇,融資要自誇,銷售要自誇,公開演講要自誇。

但和美國文化不一樣,中國文化又是不太推崇自誇的,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 

所以,高位置的人如果突然 demonstrating low value 降低一下姿態就會非常可愛,也很出圈:

任正非被拍到坐地鐵,「華為的任正非依然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態度,無論是坐地鐵、機場排隊等計程車,總會有網友感慨這位科技大佬看上去與打算去接孫女放學的慈祥爺爺沒有什麼兩樣。」

甚至讓人心疼:

基努李維,「是好萊塢的異類」 ,在成名後的差不多20 年間,他都過著浪子般的生活。 「他可以是個性感英俊的貴族王子,一轉身又會以邋遢的形像出現在大街上。他總被拍到坐在街頭把食物和酒分給流浪漢,然後跟他們一起聊天。47 歲生日的時候,他衣衫襤褸地坐在街頭把食物和酒分給流浪漢,然後跟他們一起聊天。47 歲生日的時候,他衣衫襤褸地坐在馬路邊吃自己的蛋糕,蛋糕上還插著一根生日蠟燭,有粉絲們走過來認識

所以公關部門也深知如何利用這一點。

例如英國皇室的凱特王妃,在全球矚目的盛大婚禮第二天後馬上穿著平價的 ZARA 藍色雪紡連衣裙亮相,也曾佩戴過 ZARA 19.99 英鎊的仿鑽項鍊,折合人民幣才172 塊。一件衣服反覆穿幾年也是常有的。 

其它皇室成員也有很多喜歡穿便宜貨的,西班牙萊蒂齊亞王妃會穿 ZARA 、H&M 和 Mango ,瑞典的維多利亞公主也經常穿小幾百塊的 ASOS 。

所以,自誇自黑、有高亦有低,才是符合我們中國文化裡大家喜歡的人設的。

status theory的一些零碎: 

-在高位置的人如果想拉近距離和增加親切感,最簡單快速的辦法就是自黑。

-公司文化只能是創辦人價值觀和風格的子集,而創辦人人設又必須是他真實自我的子集。因為你可以短暫欺騙所有人,也可以長時間欺騙小部分人,但沒法長時間欺騙所有人。

-讓朋友低估你的優點,讓敵人高估你的缺點。 《教父》

-上海人多用英文名其實反而不是裝逼,而是英語語言下的職場環境相對更在意平等,用英文名反而減少了地位高低的階層感,但為了給對方抬地位又不失親近,可以在英文名後再個總字,比如David總。  

-無鄙視鏈不成品牌。

-如何打造一個高端品牌?只要讓用這個產品的前一百個顧客都是高階用戶即可。

– 一句關於status的話,“I don’t want to belong to any club that will accept me as a member.”  

其實,任何人的人設都可以是捏過打磨過的,也是可以被反轉和改變的。最好的人設,其實就是真實的自己的子集。

但是,對話和溝通,也許越修正表達的精確度,越偏離表達的目的,越熟稔表達的分寸,越容易懷疑對方表達的真誠,當然,也會懷疑自己的。所以,終究還是要「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彭縈
彭縈

87% entrepreneur, 13% storyteller.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