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進程經歷了2個階段,第1個階段——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至1979年為終點。第2個階段是1980年代後,推行經濟改革,西方思想亦通過藝術書籍、文學和哲學等途徑湧入,社會上普遍彌漫着對知識的渴求和知性辯論的氣氛。所以有了1979及1980年的《星星美展》和下面的「85美術新潮」。
85新潮:中國第一次當代藝術運動
上面的藝術作品只有3個工具:三根懸垂的繩索、三塊靠牆的木板及一系列照片。第二塊面板上的文字是紀錄自殺實驗的具體思想及方式。照片則是根據文字而進行的紀錄,分別是平躺在路軌的、把浴缸放在森林,手持利刀等不同的形式自殺模擬體驗。文字有描述作者的靈感:「道家『一』的概念──萬物同一的境界,以及卡繆認為自殺是唯一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的看法。要求表演者演繹『一』的角色,處理自殺的哲學問題」。
魏光慶,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性藝術家之一,1963年出生於湖北黃石,1985年在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後,親歷、見證、參與,成為「85新潮」中的藝術中間力量,此後他的足跡貫穿八五新潮藝術運動及90年代後的政治波普。這個Suicide Project是魏光慶與一組助理人員合作完成的,當中包括馬六明,他是魏光慶在湖北美術學院的學生;這次參演對馬六明自身的行為展演作品同樣影響深遠(M+也有展出其作品)。
From Left to Right: 潘多拉的盒子(約1980年)- 宋海冬;六走向的小轉盤(1988)- 黃永砅;
先簡單說一下潘多拉盒子的傳說神話:在希臘神話中,人類文明是沒有火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和弟弟厄庇墨透斯(Epimetheus)作為塑造人和賦予人和其他所有動物以生命本領的神,他們用計謀從宙斯(Zeus)那裡偷來了天火給人類。宙斯為了懲罰傲慢、粗野的人類,把不同的天神的天賦集合起來,造了第一個女人送給普羅米修斯兄弟,名字叫潘多拉。Pandora,在古希臘語中,Pandora含有「all-gifted」-「because all the Olympians gave her a gift」(具有一切天賦之意),所以「潘多拉」,也代表「擁有一切天賦的女人」,包括天神赫拉給她的好奇心。普羅米修斯早就提醒弟弟要提防宙斯(和他送的禮物),但厄庇墨透斯頂不住誘惑最後迎娶了潘多拉。厄庇墨透的家裡放著一個甕(另一說法是盒子),潘多拉在強烈好奇心驅使下打開了蓋子,結果裡面象徵邪惡的事物立刻衝了出來——如疾病、情緒、感受等。潘多拉立刻蓋上蓋子,但發現只剩下一樣東西在裡面——那就是希望。所以也就有了Pandora’s Box是「禍害之源」的災難盒子的意思,當然不論邪惡多麼猖狂,也總會有一線希望。
所以左圖的潘多拉的盒子裡是9個沒有順序及邏輯的阿拉伯數字,我覺得這個除了是藝術家對文明誕生的思考,也是給觀眾對西方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後的自我思考過程。再說宋海冬,1985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的雕塑系研究生班,翌年畢業到了上海,是上海最早的行為藝術家。他的作品以前衛、思想先進著稱,很多作品在當時連公開、「被批評」的機會都沒有。他和右圖作品的作者黃永砅是同班同學,85屆的畢業生,都是特別的學生,他們的創作均與「裝置藝術」有關。
六走向的小轉盤就是典型的「裝置藝術」:用多種機械裝置以把個人創意和藝術加以區分的藝術作品,這不是一部唱機,而是告訴以藝術家如何繪畫的「機器」。用家只需要轉動裡面六個小轉盤,就會得到一個隨機的數字,對應箱內突破上的指引(包括顏色、在畫布上下筆的區域以及筆劃數量等),就可以完成整個創作的過程。
黃永砅,和宋海冬一樣,深受歐洲藝術家的概念性創作手法影響,抗衡同期崇尚自我表達的潮流,他喜歡在作品中加裝輪盤、骰子,以及抽籤等方式,提倡藝術創作應交託給機遇和自然。就像《六走向的小轉盤》一樣,我想作者想讓我們思考的應該是:當創作表達形式都交由偶然和巧合來決定,那藝術家的角色又是什麼。
在參觀時,從更多的作品會看出八五新潮藝術運動的意義:它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層危機感中產生,是中國藝術歷史上的一次激烈的反傳統運動,很大程度上給中國美術界帶來了新的生機、新的氣象與新的文化景觀——開啟了另一個現實,這個新現實的思想基礎絕對是脱離了當時中國以往藝術的標準(無論是思想、風格、語言與形式)所控制的領域,例如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等,這些都對當代的美術甚至電影、音樂等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1989,不准掉頭後的政治波普
「1989年2月,一群藝術家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自發組織了『中國現代藝術展』開幕,前衛的藝術首次走進了官方展覽場地,八五新潮運動也隨之迎來高潮」,那個展覽為的是反思中國社會和歷史,以及對自由的表達和嚮往的觀念,所以作品大多通過實驗創新的藝術表現。不幸的是,肖魯(著名女行為藝術家)在開模時對自己的作品開槍的行為作為演出的一部分,也讓展覽瞬即被關閉(這讓我想起了英國街頭藝術家Banksy在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的《女孩與氣球》被高價拍賣後,觀眾們轉過身卻看到畫布從鍍金框架中滑出被撕成碎片,令整個拍賣現場一片譁然)。
1989年6月4日,在天安門廣場上發生了示威抗議運動,是五四運動後的第二次「天安門事件」,廣義是「八九民運」,預示着改革開放後,貪腐下的貧富懸殊的社會背景下資本主義消費文化至上的新時代的來臨。90年代起藝術家開始採用流行文化、消費主義符號結合當時的宣傳圖像,創作出當代中國藝術的主要風格——「政治波普」(Political Pop),對同年的藝術家來說,天安門事件及其後消費物慾橫行成為一個時代的傷痛,同期的作品,均以超現實的畫風諷刺道德淪喪的行為。
劉煒,1965年生於北京,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因90年代與方力鈞一同帶領「玩世寫實主義」運動而聞名。這幅《無題》描述的元素有:拳獅犬、人臉和豬,這三個元素被裸體、殘肢、骷髏包圍,右上角的畫面上有2句「Y ou want pig」和「I like pork」的塗鴉。我思索了很久,才知道作者的用意——用粗獷的筆觸、粉嫩的色調營造肉慾橫行下,暴力貪腐的色調,更展現出時代的荒唐與悲哀。
先看最上面讓我聯想起人形蜈蚣的作品《每個人彼此相連》,要明白畫作首先要明白作者的經歷,岳敏君,中國當代玩世現實主義畫家領軍人之一,1962年出生於黑龍江,1989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在天安門事件的影響後,他開始運用單一意象演繹內容,藉嘲諷的自畫像風格去展現他見證中國在共產主義體制之下的人與人生改變。在此畫作中,正是他的自畫像,他把自己的形象緊密排列在畫面上,穿著黑白的制服(就像囚犯跪在地上),雙眼緊閉,露齒大笑。近乎幽閉恐懼式的構圖讓觀賞者感受不到背景的存在。為的是諷刺社會的盲目崇拜風氣。
From Left to Right: 毛與紅領巾在天安門上之二(1997))- 余友涵;大批判:香奈兒(2001))- 王廣義
左下角的《毛與紅領巾在天安門上之二》,是「毛澤東望向遠方的側面圖,前景有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他們歡欣地微笑,男孩的手挽着毛澤東的手臂。背景有天安門廣場,中央是人民大會堂。毛澤東的衣服和天空浮現淺淡的圓點,天空中有燈籠和長長的彩帶。左下角三朵紅色的花,呼應兒童所戴領巾的顏色。這幅畫按照侯波於1951年拍攝的一幀照片畫成,相中毛澤東與兩名中國共產黨少年組織──少年先鋒隊的兒童合照」。余友涵,1943年生於上海,1973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專業畢業,他受安迪‧華荷(Andy Warhol)和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影響,由早期的圓形抽象構圖繪畫,在1980年代末轉而開始繪畫毛澤東系列,他的作品風格清晰——均是結合波普藝術的媚俗風格與文化大革命時期宣傳的意象的。
右下角的《大批判:香奈兒》,假如你認真看,會發現油畫是由兩塊畫布構成,兩對人像是一模一樣的手中就像拿著文革時期政治宣傳畫《毛澤東語錄》,右手舉起敬禮。「CHANEL」字樣佔據畫上半部中央,以紅、白色間條為背景,「No 5」字樣則位於左下角,平面廣告般的創意。這幅油畫是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作品之一,探討的主題是現代中國人身分在急劇變化的政治和社會氣候中的複雜性質,也因此讓他成為了1990年代中國「政治波普」運動主要人物。王廣義,1957年生於黑龍江,1984年杭州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是80年代成立的「北方藝術群體」的創團成員,他擅長將文革宣傳圖像及西方當代廣告品牌兩大元素融合,就像上述畫作:1. 有消費主義的各種象徵符號,2.與敬禮的革命者格格不入的畫面──理想化的社會主義人士在歌頌馳名的世界香水品牌。
我在這個展廳還發現了有很多「天價」藝術家,要知道,M+希克藏品的1510件藝術品中,有1463件是來自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Uli Sigg的私人收藏捐贈的(是目前最豐富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包括以下兩幅作品:
From Left to Right: 寂寞的海(1995)- 劉野;面具: 彩虹(1997)- 曾梵志
左邊的《寂寞的海》來自劉野,2019年年度創造的天價紀錄的藝術家之一(他的油畫作品《煙》以5218.2萬港幣售出),他出生於1964年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爸爸是兒童文學作家,母親是高中語文老師,受家庭的影響,他的畫總帶著隱密而性感的童話風格,讓人們的思緒進入作品的維度空間並產生想像而得到共鳴。1986年在中央美術院的壁畫專業畢業後在1990-1994年在德國柏林藝術學院進修造型藝術並獲得碩士學位。1993年在實習期間得到了畫廊的支助舉辦了第一個個人展。從1997年-2010年,開始從中國延伸到全球範圍內舉辦個人展。上圖的畫正是用卡通風格營造的絕望壓抑卻帶有一絲希望的感染力的神作。
右圖的《彩虹》則屬於曾梵志著名的「面具」系列的其中一幅。曾梵志,1964年生於湖北,讀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而後受到德國表現主義影響。1991年,在畢業作以《協和三聯畫》一鳴驚人後,翌年他開始創作聞名的「面具」系列,探討90年代中國轉型所引致的身份與孤立問題,獨特的畫風以及敏銳的社會批判讓他的《面具系列1996年第6號》在2008年刷新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單件紀錄,《最後的晚餐》在2001年以1.8億港元的天價紀錄在香港售出。 在我看來,曾梵志把年輕人熱烈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特別是那些由外露轉化成抑制的情感表現。他的藝術表現方式,遠不只是一個個的拍賣紀錄。
千禧年後,洗盡鉛華的藝術本質
從「政治波普」我們看到了中國藝壇的崛起,來到了第三個階段的千禧年代的進一步藝術探索,是藝術家在拋開集體主義後,對身分認同與及個人主義價值觀的自我反思的探討重要時代。
上圖《洗白》是艾未未在1995年至2000年創作:作品展現的方式是先把古代陶罐的表面刷成白色去覆蓋原來的裝飾花紋,歷經時代變遷直到今天,陶罐表面的白漆逐漸脫落,紋路慢慢露出。作者想表達的是利用外在工具去掩蓋過去也無法完全洗白,甚至想要掩蓋的也會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形象地說明了「Time will tell the truth」。
艾未未,1957年生於北京,1978年入讀北京電影學院动画系,是「星星畫會」成員之一,也是最有爭議的藝術家之一。他活躍於建築、艺术、影像、推特和社會文化評論领域,認為「行為即藝術,即自由表達」。他一生的經歷都與他的政治取向有關:「倡導自由與用行動爭取自由是分不開的,因為自由不是目標,而是方向,它正是通過反抗而產生的」。正因如此他發現「在中國經歷了所有的動盪之後,真實的情感和個人記憶都化為碎片,很容易被鬥爭和不斷革命的話語所取代」。我想,在《洗白》中,也是作者想表達不允許自己的記憶碎片被埋沒的一個最有力的陳述,讓那些陶罐重見光明,就像是在卸下負擔,是給後人的一封公開信——過去和現在縫合,拒絕成為一個棋子。
還有很多作品都把國家與人的本性的矛盾中的破壞力在崩壞中展現了出來,不能一一盡錄。
看完了希克展館,我能看到的都是帶有強烈的人文主義色彩的藝術作品,那種藝術家在創作時只考慮作品的形式、表現的觀念以及反映的現實意義以及哲學含義,而不考慮商業、市場那些因素的感覺真的很好,因為這些純粹是從自己、以及大時代下的思考角度出發,結合自身經歷來創作的作品已經越來越少了,希望大家有機會就去看看~
Cover: 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