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多接觸大自然?

為什麼要多接觸大自然?

又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從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凹者為丘,凸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浮生六記/卷二 閑情記趣》-沈復

「我又常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花台邊小草叢生雜亂的地方,蹲下身體,使我的身體跟花台一樣高;集中精神仔細觀看,把叢生的雜草當作樹林,把昆蟲螞蟻當作野獸;把高起的土石當做山丘,把低窪的地方當做山谷;想像自己在里面遊玩,覺得很高興、很得意。」這里所描述小時候的日常消閒,是不是和你身邊小朋友每天做的事情相去甚遠。他們當中還有多少,熟悉自然,熱愛自然?

為什麼人要接觸自然?

這個問題涉及到什麼是自然,以及什麼是人。

自然,(如果把範圍限於地球),包含地球上存在的一切。人造的東西也屬於自然,因為人造物的全部材料都源於自然。人造的東西包含了人的想法,人的想法也屬於自然嗎?是,因為人無法想象出現實中從來感覺不到的東西。

人包括身體和思想,人的身體源於自然、屬於自然,衣食住行源於自然、依靠自然。人的思想亦源於自然,因為,想法來自於感官,每個想法在自然中都可以找到對應。人類的全部知識來源於自然。

因此,接觸複雜的自然環境,對人,尤其是孩子,就變得格外重要。自然是我們學習的來源。孩子是最愛探索世界的,即使是在草地上玩一會兒,野草各式各樣的形狀、顏色以及開花結籽的方式,草地柔軟潮濕的觸感,蟲子微小的聲音和爬動的方法,都會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也讓感官更加敏銳。感官是孩子全部的學習方式,因此這種訓練對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從小培養了敏銳感官的孩子,能更好的學習各種知識,更易從生活中獲得靈感與啓發。

Arnelle Woker

透過接觸自然訓練身體感官

身體的感官是精神和外界的橋梁,培養與鍛鍊感官也能加強我們與身體的聯繫,使我們能盡早發現身體出現的問題,如果身體有了問題,只有我們與身體保持聯繫,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而現在的孩子由於有了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也就有了更豐富的精神食糧或精神鴉片,讓他們可以長時間的沉浸于虛擬世界里而不需與外界、與自然接觸。長此以往,感官遲鈍,他們對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會愈加視而不見。網癮少年/老年就是感官長期閉塞的例子。而如果他們在上網之余,仍能對現實中的人和事保持敏銳的感官,就不會封閉到脫離實際生活。保持感官開放與學習心態的人,即使成了電競冠軍或是任何一個領域的專家,在工作以外仍然可以獲得生活的其他樂趣與知識,從而也能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關係。

一些父母因為怕外面不乾淨、危險等原因孩子不願讓孩子出門,殊不知可能讓孩子錯過了學習與培養學習方法的重要階段。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他自己去探索、去發現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將來是屬於他們的。

從觀察自然到了解自己

Arnelle Woker

嘗試觀察一棵盆栽的形狀、顏色、氣味、觸感、聲音並思考以下問題:

這棵植物為什麼這樣生長,比如為什麼花要這麼鮮艷/為什麼長刺或彎曲?

這顆植物想要什麼?

這棵植物的顏色、形狀等給了我什麼感覺?

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別人和我的感覺會不會不同?

這棵植物哪里讓我覺得舒服,哪里讓我覺得不舒服?

植物讓我舒服的地方是不是符合了我性格中的哪些特點?讓我不舒服的是不是我性格中缺少的元素?

我是誰?

觀察這棵植物十分鐘後,我有了什麼改變?

      ……

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些問題來幫助思考。

最後,

願你也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Cover: Arnelle Woker

Yvonne Yim
Yvonne Yim

從事企業品牌公關工作,喜歡畫畫與寫作,是野生原創靈魂畫手,也是正經的財經新媒體特約作者。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