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愛情如同宿命般無從逃避

有些愛情如同宿命般無從逃避

在看《Flipped》之前,沒想過它竟然是一部一看難忘的電影

故事從搬新家的Bryce Loski身上開始,剛來到這條街上的小男孩一下車就遇到熱情的鄰居Juli Baker。故事馬上切到Juli的觀點,Juli對這位眼神迷人的小帥哥是一見鍾情,馬上衝過去想要認識,對於Bryce的行徑一律解釋為害羞:

The first day I met Bryce Loski, I flipped. It was those eyes, something in those dazzling eyes.

《Flipped》劇照

而電影,又從男孩的角度敘述,男孩非常厭惡女孩。

Juli熱愛一顆梧桐樹,把樹頂的空間當作自己的秘密基地,無論心情好壞、天氣變化,每天都要坐在上面看著不同的景色,讓我想到莫內認為「不論景色是否相同,每天觀察才能看到空間與時間的變化」這個理論。

《Flipped》劇照

直到有一天,鎮上決定要砍掉這棵樹做為建築用地,Juli非常難過,死守在樹上死不下來,這是她的秘密基地,是她最寶貝的地方,怎麼能讓人隨便砍掉呢?他向樹下的Bryce求救,希望Bryce可以上來聲援他,Bryce的良心雖然覺得他應該幫Juli,但他堅持——有時起初的隱忍可以避免一路的疼痛。

梧桐樹最終還是被砍掉了,Juli覺得被Bryce背叛,Juli的畫家爸爸為了安慰她把這棵樹的影像畫下來送給她,Juli把她掛在床前,這樣每天起床第一眼、睡前最後一眼都是這棵梧桐樹的影子。

《Flipped》劇照

Juli的爸爸是個很有智慧的畫家,她告訴Juli「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道理,在畫畫時眼前景色總是有許多的光影變化、枝微末稍的小細節,但比起描繪細節,整幅畫給人的感覺更加重要,而這道理不只用在畫畫,細心觀察周圍的人你會發現多數人都是「整體小於部分之和」,但只有Bryce她遲遲無法判斷,但內心仍深信Bryce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

Juli逐漸發現,雖然她覺得Bryce看上去很完美,但從很多細節,她漸漸發現他是個懦夫,或者在他覺悟之前一直是,雖然這也許是他唯一的缺憾。


整部電影雖然是在描寫青梅竹馬一波三折到兩小無猜的故事情節,但這部分並沒有讓我很有感觸,讓我感受到的有兩件事:

1.成長過程中一個人的性格在家庭環境,教育的變化而影響和改變。Bryce的爸爸總是以一個人的經濟能力、身邊物品的昂貴程度來斷定一個人的價值。男孩從小從父親、好友那接受的觀念讓他一開始的價值觀是要拒絕女孩的,「因為他們家窮困所以他們家骯髒,所以不能與他們接觸」。

雖然他很懦弱,但內心常常上演「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我不敢不這麼做」的戲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同儕壓力讓他開始對自己的價值觀產生困惑,這樣是對的嗎?這一連串的過程充滿著矛盾與衝突,但就是這樣痛苦的過程才能養成最後的我們啊~

2.「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A painting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A cow by itself is just a cow. A meadow by itself is just grass, flowers. And the sun peeking through the trees is just a beam of light. But you put them all together and it can be magic.

Juli的爸爸在畫畫時告訴她「一幅畫不單單只是各部份的組合,一頭牛只是一頭牛,草地只是青草和花朵,透過樹枝的陽光也只是一條光束,但將他們組合在一起後卻美得不可思議」。

我們每個人都是各部分的組合,但要怎麼讓自己成為大家所喜愛的人並不是那麼容易。外表雖是天生的,但是可以改變的,而從小到大養成的性格很重要卻很難改變,我們都很容易被那些美麗的人事物所吸引,但這就只是浮泛的表面。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有些人看起來平凡無趣,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偶爾,你會遇到某個如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碰上就知道,那是諸事萬物都比不上的,其他人不過是匆匆浮雲。」

當遇到一個個性很差、難相處的人…你應該要看到的是他是如何養成這個性格的。

我的老師曾經跟我說:一幅畫該怎麼樣才能耐看,重點不是描繪那些細節,不是將每根頭髮畫得很仔細、不是將光澤畫的一清二楚毫秒不差,重點是在於整幅畫的結構與邏輯性,還要加入自己的想法,用主觀的概念來表示而不是見山畫山見水畫水。

其實人也是一樣,除了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擁有正直的個性加上充實自己的內涵才是更重要的事。


你可能遇見一個人,第一眼就被他的美好折服,然而漸漸發現他沒有想像中的完美;你也可能遇見一個人,一開始就覺得怎麼那麼討厭,然而在漸漸了解之後愛上對方……

猶如很久不曾拆卸的螺絲,彼此擰錯了方向。

一見鍾情是否真的存在。 無數次關燈臥談討論的話題,永遠沒有答案。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也許你並不是真正了解對方罷了。 這往往是一切瘋狂的迷戀與想要逃離的厭惡的根源。

在我看來,更多的女生,其實比男生更堅強有思想,人格多麼的光彩奪目,我真不明白,真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願意從她手中逃脫。是的, 你發現,自己有多麼的不了解對方。 所有人,是不是真的停留在你所看見的表象。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所有人的前塵往事,喜好的理由,厭惡的理由,誰能夠一一都懂。


人常常能在第一眼就判斷此人是否合自己口味,劃分了自己可能會喜歡以及完全不敢興趣的人群,這個界限也許不甚清晰,但是猶如迷宮的入口,你站在這裡並不意味這能夠產生愛情,只是放下一根導火索,火慢慢燒時機到了自然而成,中途可能無數次熄滅或者重新點燃,走錯路線,最後,是啞炮也有可能。

但是一開始,你必定給彼此留下了機會。

所謂一見鍾情,不過是燃燒的劇烈與快速一點罷了。

日久生情?不過是順著迷宮摸索的自然過程。

互不真正地關心,嘗試了解對方,才是最不可能的毒藥。

每個人都是花紋複雜的多面體,所構成的醜與美,未必有人能夠全部了解。

在了解的過程中,也許由愛轉向厭惡,也許由厭惡轉向愛。

我總相信人始終最初單純,為惡必有理由,若看見誰家的院子雜亂不堪,背後或許藏著一個悲傷故事。

You just need to know each other, deeper.  


看東西不要僅僅盯著細節看,要跳脫出來看整體,看宏觀。

做到這裡,你就會對這個事物的看法會有新的改變。 

也許你一開始是被男孩的眼睛/任何部位所吸引,這個是細節。

但是如果整體看這個男孩本身,究竟是不是值得自己喜歡,這個需要宏觀的看。

如果你一直在糾結他究竟是細節大於整體,還是整體大於細節。請看他是否有虛榮,懦弱等這些小的性格。因為這些小的性格 + 外貌等等才構成了他整個人。

在思考「整體是否大於部分之和」時,其實也是在衡量一個人的優缺點,從整體的角度衡量對方是否值得去愛。

 顯然,這樣的道理成年人都懂,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在熱戀中保持這樣的理性,審視雙方的關係呢?或許,這樣的理性在熱戀中並不需要,可是一旦昔日激情消散,之前被感性蒙蔽的雙眼重新發現雙方的缺點與不合時,這是戀愛裡最悲劇的事情。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心動」騙了。我們以為我們愛那個人,但其實我們愛上的很多時候都是新鮮感製造的「怦然」而不是那個人。等到三個月過去了,當你看膩了這個人的臉,習慣了他的親吻、擁抱,他就會變成只剩下「糖水」的可樂,再也不能給我們「怦然」了。於是我們就繼續尋找下一罐可樂。」

這些怦然心動的感覺,或是對心動充滿懷疑猜忌的心情,很多人,都一再地、一再地經歷著。

我仍相信,心動是單純而美好的,不會因為對方的外貌、人生過程或家庭背景而有所厭惡。現實的是現代人的愛情,總是用金錢的厚度、薪水的高度、來衡量另一伴對你付出的程度,追求那些大眾認為樣貌姣好、背景很硬的人們,瞧不起比自己能力還差的人們。

當然,會反駁錢的人,說的也沒錯——人都是要過生活的,沒有錢萬萬不能。

但若自己是瞧不起比自己能力還差的人,而追求比自己更好的人,難道不怕被人瞧不起嗎?

即便在一起,那些能稱得上「真愛」的比例又占多少?

在我們現代庸庸碌碌的生活中,不免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質疑或說服他人,但對方是怎麼看待的呢? 在還不了解狀況、自以為充滿經驗、很了解事情原委的時候,我們是否沒有顧慮到對方的感受,而說錯話、誤解他人、判斷錯誤?

試著換個角度去觀看這個世界,獨立思考,不要用過於現實的想法去評斷人事物,珍惜身邊的美好。

觀察周遭細微小事,尋找任何的可能性,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Cover: Flipped, Google

Miss.Shino
Miss.Shino

專責市場調研,網絡媒體推廣,企業策劃和品牌架設的廣告人;熱愛觀察人性與吐槽的專欄寫手。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好奇心,跨越生活的瑣碎無常,希望在煩雜的世界裡呈現靈感和精神的自由快樂。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