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出現「壞行為」怎麼辦

鸚鵡出現「壞行為」怎麼辦

現在越來越多人養鸚鵡作為寵物,近年來帶鸚鵡來看診的飼主也越來越多。鸚鵡會有一些行為問題,有很多飼主都問我,這些行為是不是因為我給它的陪伴不夠呢?

Emmmm,通常我都會回答「不完全是」,鸚鵡的行為問題可能是心理問題也可能是生理問題或是環境問題,比如咬毛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是病毒、肝病、寄生蟲等等或者身體某一處不舒服都會出現異常的咬毛行為,先給專業的獸醫師檢查、評估是比較妥當的做法。

如果檢查下來主要還是懷疑心理問題,請看下去吧。

鸚鵡確實很「聰明」,它們的高社交屬性決定了它們很需要陪伴的特色,那麼當出現一些「壞」行為的時候,主人的陪伴就會減少這樣的行為嗎?不一定喔!如果鸚鵡為了吸引主人註意力,而出現咬毛、亂丟東西、咬沙發或是尖叫等行為,短暫地離開他可能反而是比較好的選擇。這時候的陪伴或哄騙可能反而會加強他的行為。

Chicken Thoughts

美國心理學家史金納 B. F. Skinner 非常著名的操作制約實驗,老鼠發現壓倒桿子,就有食物掉出來,於是很快就學會了,只要想吃東西就會去壓桿子。這是一個reinforcement(加強)的過程,所以當鸚鵡出現你不期待的「壞」行為的時候,得到的卻是陪伴它玩耍,這可能會反而讓他誤以為下一次只要咬壞東西,主人就會陪我玩。

Reinforce(加強法)

正確的作法是,當它發脾氣或亂啃亂咬就離開他,等它停下來就出現。讓它的條件反射是:咬壞東西或者咬自己,會得到的結果是主人離開;停下來,主人就會出現。這樣的條件反射有機會可以減少行為問題的發生。
但是鸚鵡比老鼠聰明多了,僅有上面的「招數」可能根本不夠,甚至完全沒用。

來試試第二招:環境刺激

在野外生存的話,鸚鵡需要花費將近80%的時間來填飽肚子,可是家養的鸚鵡幾乎不用擔心吃不飽,所以原本用來找食物的時間,變成拿來理毛(咬毛)或是以其他錯誤行為取代。

家裡的飼養環境提供多一些刺激,例如,可以把食物放在鳥籠外面的其他地方,甚至需要完成某些動作才可以得到食物。來提供一些短距離飛行和挑戰玩具得到食物的刺激。有研究顯示如果鸚鵡可以選擇自己去找食物或是吃碗裡的食物,大部分都會比較喜歡自己去找。

可是,有的鸚鵡已經在咬毛了,甚至把自己咬成了一隻「禿雞」,那又要怎麼辦呢?

如果已經開始習慣性咬毛,甚至已經有傷害到自己,這個時候咬毛的行為已經很難被改變了。一個成功的治療大多是減少錯誤行為的發生,很少的情況下可以讓錯誤行為消失,因為來到醫院的時候大多數的行為已經深深刻印在鸚鵡的生活中。

Make Fun for Parrot

結合文獻研究和一些臨床經驗來看,改善環境還是相對比較有效的方法。讓鸚鵡的生活樂趣多一些,咬毛等行為問題就會少一些。然而,行為問題的治療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中要避免鸚鵡對自己的羽毛或是皮膚造成過度的傷害可以先藉由一些抗焦慮的藥物或是戴頸圈的方式達到短期的控制,但藥物和頸圈絕對不是長久之道。

最後,還是想要提醒一句,鸚鵡不是長了羽毛的小孩,鸚鵡就是鸚鵡,所以不應該有過多的期待他們可以像小孩那樣可以那麼容易聽得懂「教導」,但主人的愛和有趣的環境帶來的樂趣他們都可以完美感受到喔。

Reference:

【1】Acharya, R., & Rault, J. L. (2020). Risk factors for feather-damaging behavior in companion parrots: A social media study. Journal of Veterinary Behavior, 40, 43-49.

【2】Doneley, B. (2016). Avian medicine and surgery in practice: companion and aviary birds. CRC press.

Cover: Pinterest

芋頭動物研究所所長
芋頭動物研究所所長

比起人類,我更愛動物。二十年資深寵物主,從狗貓到特寵,為你捕捉最有用的寵物資訊。 歡迎關注Facebook:愛運動的特寵獸醫師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