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藝術》與旅行的意義

《旅行的藝術》與旅行的意義

狄波頓Alain de Botton的《旅行的藝術》幾年前就看過,雖然記不清楚具體的內容與觀點,但有一個籠統的印象,覺得它是屬於值得再看一遍的類型。因為人在異國,正在經歷「旅行」,覺得時機對了,所以又把這本書翻了出來,想讓親身所感與書中所述相互觀照。

看完後發現我選擇再看一遍這本書真的太對了。

人的身份認同具有伸縮性。

「人的身份認同多多少少都具有伸縮性。也就是說,我們的個性會隨著周圍的人或物的轉變而變化。與某些人往來,可能會激發我們的慷慨和敏感,但與另外一些人來往則會引發我們的好勝和嫉妒心。」

與合拍的人相處會激發正向的能量,反之亦然。這個觀點就像及時雨一樣解放了在現實中被困擾的我。

來珀斯的時候,在secret harbor住了一個多月,在那裡遇見了師傅、小白和vivi,還有很多其他小夥伴,一群人整天嘻嘻哈哈,其樂融融。我在拘束了一兩周以後,成功卸下「防備」和「偽裝」,從一個她們眼中文靜的人變成了戲精。總而言之,那是一段非常開心的時光。

看海的人

後來我來了Albany,一個從珀斯坐大巴要坐六七個小時的旅遊小鎮,周邊突然變得冷冷清清,心裡一下有落差。整個人的狀態也變得正經了很多,像是給靈魂穿上了正裝。

那段時間的常態就是呆坐、沈思(雖然我常常如此……),孤寂伴隨脆弱四下襲來。所以當看到阿蘭·德波頓的這段話時,突然覺得問題得到了闡釋,內心受到了安慰,於是也就逐漸坦然地開始接受現狀。

其實跳脫是我、沈默是我,輕鬆是我、嚴肅是我,隨和是我、銳利也是我,喋喋不休是我,少言寡語亦是我。只是在不同的場景、遇到不同的人時,釋放了不同的自己。他人身上有自我的投射。

赫爾曼·黑塞在《荒原狼》里有個觀點,人不止一面,也不止兩面,「一個人的胸膛、軀體向來只有一個,而裡面的靈魂卻不止兩個、五個,而是無數個」。「每個人都力求把自己堪稱為單一的整體,談起自我時的語氣給人一種印象,似乎這是簡單的、固定不變的,輪廓清晰的現象。但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是純粹的單體,連最天真幼稚的人也不是,每個‘我’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界,一個小小的星空,是由無數雜亂無章的形式、階段和狀況、遺傳性和可能性組成的混沌王國。」

靈魂是複雜的,情緒是多面的,自我也有很多個。但或許只有情緒與自我盡可能得到釋放,沒有受到壓制時,人才是輕鬆快樂的。

旅行的意義在於培養好奇心。

「好奇心像是有一連串向外拓展,並且有時衍生到深處的小問題所引起,好奇的軸心就是幾個沒什麼來由的大問題。那些混沌的大問題便引出了更細微和深奧的問題。」

豆瓣上有個話題,哪些是你出國以後才知道的事?

來澳洲幾個月,即便還未能深入地瞭解當地的文化、習俗,在最淺顯的表象上也經歷了許多與國內很多的不同。

老外很守時。做什麼事情時都會提前預約,一般都會在約定的時間前到,爽約、遲到的現象很少。

老外很有公共意識。來這麼久了,沒有遇見在公共場所外放音樂或視頻的,沒有遇見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大聲說話整個車廂都能聽見的,也沒遇到在公眾場所吸煙的。事實上,接觸了這麼多人,只見過一個抽煙的,但他每次抽煙也會很自覺地去室外。

公園裡玩耍的父子

沒有見過爺爺奶奶帶孩子的,一個都沒有。有見父親陪著孩子的,但大部分也還是母親,一個母親帶兩三個孩子是常事。

老外普遍挺好相處的,沒有國內那種戾氣和劍拔弩張,”how are you”和”no worries”常掛嘴邊。寬松友好的氛圍也體現在服務行業,享受服務的人不會趾高氣昂,提供服務的人也不視自己低人一等。比如坐公交時,每次下車的時候都會大聲給司機說”thank you”;去超市購物時,工作人員會很熱心地提供幫助。在他們眼裡,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

老外很少加班,至少從服務業來看是這樣。街邊的店鋪,絕大部分朝九晚五。周天休息。購物超市周天甚至都不開門,在國內是難以想象的。

別處的生活拋擲給了我一些淺顯的表象——守時、公共意識,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界限……這背後當然會牽扯出更深層次的問題。

旅行的意義在於培養對細節的感知和觀察能力。

狄波頓引用了羅斯金(英國作家、藝術評論家)的觀點,旅行時要用畫家的眼睛去觀察周遭的一切,「繪畫可以教我們去觀察,不是走馬觀花地看,而是關注。去探求美的原因,美的最細微的部分。」

我很久以前在看書時也有這個感受,對於普通人來說慣常的事物或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在作家的筆下就能變得妙趣橫生。我們如浮光掠影般過,他們在用眼、用心觀察生活。

甚少人一生能經歷波瀾壯闊的大事,我們多數人一生都是庸庸碌碌的日常。在日常生活中去關注細節、去釋放創意,或許是我們避免蒼白、構築質感生活的一種方式。

「賦予日常事物以新意,並且激發一種類似超自然的感覺;通過喚醒人們的意識,使它從慣性的冷漠中解放出來,看看眼前的世界。」

鑲著金邊的雲

最後補充一個觀點——經歷要趁早。

有些事情越早經歷越好,因為普遍而言年齡越大感知能力越弱,15歲和50歲時經歷一個事情,感受能力不是一個量級。年輕的生命長滿了觸角,面對新事物能夠充分吸收、吸納,然後把它們當作能量一樣儲存起來,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醖釀、發酵,從而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深遠影響。而人了老以後,感知的觸角早已被填滿,新事物無法往生命里滲透,所以對自己人生的影響也就微乎其微了。

朱光潛在《談美》里也提到,「人越老就越不能起移情作用,我和物的距離就日見其大,實在的和想象的隔閡就日見其深,於是這個世界就越沒有趣味了」。

最近在看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他在24歲到28歲之間去了歐洲三次,那時正是印象派如火如荼的時候,霍普吸納了印象派的某些特色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比如有些畫作可以明顯地看到德加Edgar Degas的痕跡,「嚴重的裁剪,極端對角線和不常見的視覺點」。很多年以後,霍普仍宣稱,「我認為我仍然是印象派」。試想如果霍普五十歲去歐洲,他可能就不是愛德華·霍普了。

當然我們面對很多事情是沒有選擇的,出國不是說出就出,經歷不是說有就有,但在有限的條件下,是否能盡量去拓寬、去豐富、去感知……

Cover:《旅行的藝術

encontrado
encontrado

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