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廣州三年展—— Part 2《慢板》

2023廣州三年展—— Part 2《慢板》

策展人菲利普·多德的《慢板》主題,就是為了表達反而其道的藝術。正如他說:「極力避免落入尋找‘下一位炙手可熱的年輕藝術家’的俗套,反對當前全球化的藝術界大為推崇的商品化現象。」

在如今這個快節奏時代,讓人們重新認識「慢藝術」,回歸並重新審視傳統材料和媒介,關注身體及其能力和極限,並擁抱「慢時光」。《慢板》主要展出的是織物、紙張和陶瓷等裝的置藝術。而不難看出,策展人選擇的作品都是用歷史非常悠久的材料而製作的。

需要強調是,在這個三年展中,以年輕藝術家為主,多數都是比較新的作品,用傳統材料和媒介講述國家或地方的故事。這些作品並非以懷舊或回顧為主,它們更多的是從內到外散髮著末來氣息。

儘管,陶瓷在亞洲有著非凡的歷史,宋代陶瓷更是瑰寶。但在西方世界,織物、紙張和陶瓷,仿若只屬於古老的手工世界或民間藝術(雖然博物館裡還懸掛著中世紀時期的著名織物作品)。現代的展覽中,油畫和青銅及大理石雕塑往往被擺放在了突出位置。近來,還有各種視頻和沈浸式藝術體驗變成了藝術的新寵。我想這也是策展人的心思:讓紙張、陶瓷和織物作品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

沒有矛盾就沒有進步

進去第一個展廳後,就猜到是展廳以陰陽為主題。因為與其他展廳相比,這個展廳都是不同飽和度的黑白兩色,而且超自然樸素(看下文你就懂 :))。

《殘山水》2009,蠶絲、蠶繭,梁紹基

《殘山水》作為題目,瞬間把作品升級了100倍~再讀藝術家的詮釋:「殘一蠶一禪,三者為諧音,『殘』為作品直觀呈像;『蠶』為藝術家領悟自然、生命、科學、歷史、社會獨特的藝術契入點;『禪』為精神鏡像。我把蠶生命運動的全過程稱之為『生命的游絲描』。在長長的絲卷網層中覆蓋著其生命變形記運動的痕跡,並隱含著生命釋放的一切排泄物:蠶卵、絲結、蠶繭、蠶蛹、蠶蛾、蠶砂、蠶尿的黃潰及其它特殊的氣味。這些生命原始的『自然態』遺存,構成了一幅蠶 (禪)畫,一道中國人文的風景線,寫照著生之歷險、蛻變的陣痛和重生的頑強,滄桑滿目的殘山水卷。」看到不!!!沒有文筆的藝術家,估計也不會在三年展了,應該會在某寶。

《柏林倉鴞小路》1986,於2023 重制,畫板、宣紙,朱金石

哈,要不是前面被圍著,我真不知道它們是藝術,畢竟我經常在家附近的垃圾場看到。靠近讀標示,我更服了,《柏林倉鴞小路》,厲害了。沒有這個題目,這作品估計來不了三年展,應該會在某寶。所以我就知道這些紙肯定有歷史,不會那麼簡單。果然藝術家說:「藝術難在簡單」哈哈哈哈。據說,這些宣紙是1996 年藝術家在柏林工作室做的,後來他把這些宣紙運回北京,並揉成木柴的感覺,堆放在院子里。然後又把「宣紙木柴」運回柏林的克魯勃美術館,用它們搭建了一面牆,隔斷空間。現在,藝術家在不同的地方,根據現場氣氛和那時的狀態擺弄成不同的型態。所以,這次他弄了一條小路~參透了幾分鐘,我就讀懂了材料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歷史悠久,才能變成藝術,所以我一直在存煙盒,等10年後,再寫個好故事。

《聚合 15-MA012 Aggregation 15-MA012》2015,綜合媒材與桑皮紙,全光榮(韓國)

看完小路,我終於靠近在展廳中間的這個「心臟」🫀。要讀懂這個作品,必須讀了一下藝術家的背景:全光榮,1944 年生於韓國洪川,是一位以紙質裝置作品而間名的藝術家。在過去的四十年里,他一直使用桑皮紙進行創作。原因是他小時候體弱多病,母親經常帶他去看社區的一位中醫。在他的記憶裡,天花板上掛著無數的桑皮紙包,每個裡面都包著一張藥名卡。所以桑皮紙形式的聚合是全光榮的標誌系列,為了創造不同的形狀和動態,全光榮會撕下韓文書籍的桑皮紙,進行扭曲、折疊和波紋處理,然後將它們包裹在聚苯乙烯上,讓紙變成了有生命的有機體。欣賞以後,我只能說,它讓我聯想到岩層/礦物的不朽結晶(是不是開始有藝術感)。

等等,你看到了背後牆上有很多很大的墨水嗎陶瓷嗎?我一開始,以為這是展廳的設計,沒想到是一個藝術品《跡象》2011,藝術家染紹基,在2008年開始提出「無意義,無內容」的概念,作品都是這種類型的。按他的話「放大後的墨滴印跡如人的心靈思考痕跡,當人們踏入這個安靜的空間中,人在現實中太多的心理衝撞能在此凝固。作品運用了中國自唐代確立的傳統美學概念屋漏痕的形式,而墨在中國文化中,代表所有顏色,具有很強的藝術形式和美學高度。自然中的印跡及客觀發展規律總能給人的內心帶來強有力的衝擊、震撼,我們對此卻熟視無睹。」我就說了,現在,沒有文案的藝術,不能表達藝術了。所以,《跡象》這個作品,希望讓我們思考在現實中矛盾的對立,並領悟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困惑 :)。


現在的社會,充滿了矛盾。

當代的藝術界對這些材料的藝術置若罔間,或許是因為它們存在己久,人們才會漠不關心。的確,它們既沒有被博物館視為藝術品,也沒有被藝術市場賦予巨大的經濟價值。的確,與那些備受推崇的Al實驗作畫、NFT和壯觀的作品相比,它們被「遺忘在角落里了」。慶幸,還有這些藝術家把這些材料轉化,回歸材料最自然的狀態,並再次被賦予活力。

廣東美術館

化作通變——第七屆廣州三年展

2023-01-10~2023-04-10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二沙島煙雨路38號

需通過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

艾米麗的世界探索日記
艾米麗的世界探索日記

一個喜歡文字和圖片的偽文青,也是愛吃愛喝的小吃貨;曾生活在廣東、香港和英國的90後女生,體驗著各樣的文化生活。喜歡探險、旅行的同時,也喜歡靜靜坐在陽光底下品嘗一壺茶、讀一本書或者看一部劇。小時候家人以為我是自閉兒童,卻不知為何我長成話癆。人生太短,世界太大,所能做的只有享受生活所帶來的一切喜悅。 Carpe Diem!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