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斑點狗》大反派Cruella的成魔之路

《101斑點狗》大反派Cruella的成魔之路

之前無意間在YouTube看了《Cruella》的預告,因Emma Stone以及《101斑點狗》改編的故事而對這部迪士尼真人電影充滿好奇和期待。坦白來講,我對《101斑點狗》中的Cruella De Vil這個只喜愛黑白兩色和皮草的經典反派並不喜歡,可能是因為動畫和之前的電影都將她令人厭惡的瘋狂性格印入觀眾心中。

電影的開幕從黑紅為主的迪士尼城堡開頭到結束,都透露著一股叛逆感,一股要衝破一切既定印象的感覺。這部電影不像其他反派電影般壓抑或破壞,只是一個屬於有點反骨的Cruella的自述故事。如同電影開始的獨白,這只是一個關於她有別於其他人,堅持做自己的故事而已:“Not everyone appreciates about, but I wasn’t for everyone… From an early age, I realized I saw the world differently than everyone else.(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欣賞,但我並不需要討所有人的喜歡……從小我就意識到我對世界的看法與他人不同。)”

在女孩出生就一頭黑白分明的頭髮,她有兩個名字,一個是母親給她的名字Estella,另一個屬於她叛逆性格另一面的Cruella。小時候因為性格而被許多學校拒收的她,跟著母親前往倫敦求學,她答應母親會收斂她叛逆的一面。在到達倫敦前,母親帶著她去了一棟古堡請求故人的幫助,卻因此賠上性命。小女孩獨自逃亡到倫敦,結識了街頭小孩Jasper和Horace,與他們一同以偷盜為生。她內疚地將母親的死亡放在自己身上而封印了Cruella,只以母親期望的平凡Estella生活成長。時裝設計的能力如同刻在她骨子血液般的天才,機緣巧合下進入了當時倫敦受人歡迎的高級訂製服裝設計師男爵夫人旗下的工作室工作,備受青睞。無意間發現母親給自己的傳家項鏈在男爵夫人手中,為了搶回項鏈而開始以Cruella的身份在時裝設計界大放光彩,也因此知道了母親的死亡真相和自己的身世之謎。

電影以1970年代的倫敦為背景,當時的倫敦興起了一股以叛逆、自我意識的次文化,龐克(Punk)透過音樂與時尚一直在東倫敦屹立著。在這個年代背景下,Cruella這個角色就代表著龐克文化在當時社會中的獨特和非主流,電影大量的使用了節奏明確的龐克音樂和充滿個人色彩的時裝設計與色彩,增添了電影的視覺觀賞性,也讓觀眾沉浸在故事之中。我特別喜歡Cruella的那幾場時裝秀,為了吸引媒體目光和搞砸男爵夫人的時裝秀而充滿特色的出場方式,如同她性格當中的叛逆和自我。而其中在預告片中的一幕,火花將白色外袍燒毀從而透出內裡的紅色裙子,那充滿魔法色彩的一幕既是Cruella衝擊性地首次出現在人前,也算是整個故事的轉折點,更是將她出彩的創意引入人心。

雖說本片改編自《101斑點狗》中的Cruella角色,電影中也有好幾幕致敬了動畫場景,但我更傾向說這是一部獨立於原著的電影,一部關於肯定與展現自我的故事。電影中的Cruella不再是小說或動畫中那個藐視一切的瘋癲女士,而是一個既叛逆反骨卻又保留著絲絲人性的女生,一個將自己個人化設計展示在人前的奮鬥故事,一個將平靜的時尚界砸出波紋的石子。她性格中的叛逆在她的行為和處世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無理、破壞、不被世俗原則約束等都只是為了心中的執著和表現著真正的自我而已。

“The thing is, I’m not sweet Estella, try as I might. I never was. I’m Cruella. 

重點是,我不是親切的艾斯黛,我曾努力扮演,但我從來就不是她。我是庫伊拉。”

Photos: Google

艾米麗的世界探索日記
艾米麗的世界探索日記

一個喜歡文字和圖片的偽文青,也是愛吃愛喝的小吃貨;曾生活在廣東、香港和英國的90後女生,體驗著各樣的文化生活。喜歡探險、旅行的同時,也喜歡靜靜坐在陽光底下品嘗一壺茶、讀一本書或者看一部劇。小時候家人以為我是自閉兒童,卻不知為何我長成話癆。人生太短,世界太大,所能做的只有享受生活所帶來的一切喜悅。 Carpe Diem!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