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第一次接觸塔羅牌的時候,我就試圖用語言學的思維來學習牌義,因為筆者認為,學科之間並沒有存在不可跨越的壁壘,所以在前文中,也試圖論證了塔羅與語言學的相通性。框架語意學告訴我們:任何事件,即塔羅體系中塔羅牌象徵的場景,都有其內在結構,由特定的「角色」構成。從原型理論的角度來看,塔羅牌,尤其是大阿卡納牌,為這些功能角色賦予了深刻的、普遍的人類心理意義和能量模式。從這種對應關係來說,塔羅不再是抽象的“功能標籤”,也並非僵硬的占卜規則,而是一種啟發性的工具。
故事裡的角色與牌中的符號
想像一個簡單的句子:「小明(施事者)用鑰匙(工具)打開了門(受事者),讓朋友(受益者)進了屋(位置)。」 在這個一句話的「故事」裡,每個字都在扮演一個特定的「角色」:誰在行動?用什麼行動?行動對像是誰?誰獲益了?在哪發生?在語言學中,這被稱為語義角色。它們就像劇本裡的角色分配,告訴我們句子描述的「動作」或「狀態」中,各個參與者(通常是名詞)的功能是什麼。
同時,塔羅牌,那套充滿神秘圖案的紙牌,每張牌也承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講述著關於生命、挑戰、機會和成長的「故事」。那麼,有沒有可能,語言學中這些抽象的“功能角色”,能在塔羅牌的象徵世界中找到對應呢?答案是:可以!這種對應並非塔羅牌的傳統用法,而是一種基於框架語義學和原型理論的創造性解讀,為我們理解事件結構和象徵意義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新視角。
概念與模型
首先,什麼叫做框架語意學,框架語意學(Charles Fillmore)指的是,要理解一個動作(例如「打開」、「給予」、「感受」),我們的腦海中會自動啟動一個相關的場景框架。這個框架包含了完成這個動作必不可少的“角色”和“道具”,例如想到“買”,你腦中會出現“買家”、“賣家”、“錢”、“商品”這些角色和要素。語意角色(施事者、受事者、工具、來源、目標等)就是給這些框架中的核心參與者貼上的功能標籤。同樣的,一張塔羅牌也可以看成一個象徵性的場景框架。它描繪了一個特定的情境、主題或能量狀態。這個框架裡自然包含著實現或體現主題所需的關鍵「角色」。
原型理論(Carl Jung)則指的是人類心靈深處存在一些普遍的、先天的心理模式或意象,稱為「原型」。例如「英雄」、「母親」、「智者」等。這些原型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行為和想像。塔羅牌,尤其是22張大阿卡納牌,被廣泛認為是這些原型的視覺化表達。每張大牌都濃縮了一個強大而普遍的人類經驗或心理能量模式。
語意角色描述的是事件中的功能(做什麼),而原型描述的是這個功能背後更深層的本質或能量模式(是誰/是什麼在做,體現了什麼普遍真理)。一個「施事者」可能體現「英雄」或「創造者」原型;一個「受事者」可能體現「犧牲者」或「轉化者」原型。
語意角色與塔羅牌的對應關係
基於上述理論,筆者嘗試了一些核心的語意角色,在塔羅牌的世界中找到最能體現其功能和本質能量的對應:
(釋義參考經典韋特)
施事者(Agent) — 魔術師(The Magician)
象徵:主動創造、意志力、資源整合,施事者是動作的發起者,而魔術師正位代表“將想法轉化為行動”,手持四元素工具(權杖、聖杯、寶劍、星幣),象徵對資源的掌控力,與施事者的“執行主體”特性高度契合。
受事者(Patient) — 倒吊人(The Hanged Man)
象徵:被動承受、犧牲、視角轉換。受事者是動作的承受對象。倒吊人逆位時代表“困於被動處境”,正位則暗示通過接受犧牲獲得新領悟,呼應受事者“被影響”的本質及潛在轉化可能。
工具(Instrument) — 戰車(The Chariot)
象徵:載體、控制、勝利的途徑。工具是動作的媒介,戰車牌強調“借助意志駕馭工具(如戰車本身)達成目標”,其符號意義直接對應工具角色的“輔助實現動作”功能。
受惠者(Beneficiary) — 女皇(The Empress)
象徵:滋養、被給予的愛,受益者從動作中獲益。女皇代表母性關懷與資源供給(如豐收、生育),正位時象徵“接受滋養者”,逆位則可能指向過度依賴或剝削。
來源(Source) —愚者(The Fool)
象徵:起點、未知、無限潛力,來源是動作的起源。愚者牌編號0,象徵旅程開端,其背對小包面對懸崖的形象,暗喻行動源於對未知的信任,與「來源」的初始性一致。
目標(Goal) -世界(The World)
象徵:完成、整合、圓滿循環,目標是動作的終點。世界牌作為大阿爾卡納未位牌,代表階段性的成功與和諧,呼應「目標」作為動作的最終指向。
寫在最後
從語言學視角看,它依托框架語義學(Fillmore)揭示人類如何借助塔羅牌的視覺化場景框架來具象化理解事件中抽象的功能性參與者角色深化了語言認知與具身符號表徵的研究,結合榮格原型理論,闡明塔羅大阿卡納如何為表層語義角色注入深層的普遍心理能量與敘事模式,提升了塔羅作為文化符號系統的學術闡釋力。
充其量來說,這只是筆者一次大膽的探索與思考,但是深入來想,理性分析與直覺象徵並非對立,而是理解人類複雜經驗和意義構建的不同路徑,而探索它們的交匯點,往往能帶來很多有意思的啟發。
Cover: Tarot — Two Wander, Pinterest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