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量似是而非的偽心理學教條一樣,所謂「母親越強勢,對家庭的毀滅性越大」不過是未經任何實證,也經不起邏輯推敲的偽知識罷了。從心理學角度,從未,也不可能得出類似的結論。
首先,從方法學角度,所謂的「強勢」、「毀滅」都是語焉不詳的概念,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理解。同時,母親的所謂「強勢」也是必須在特定的情境下來看待,例如,父親角色的懦弱,如果母親仍然不「強勢」,相比於「強勢」的母親,那麼對子女的影響恐怕有更多消極罷。如果母親的「強勢」是指性格上的脾氣暴躁或人格上的支配性傾向,那麼她對家庭的影響也必須在特定的情境中來分析,「毀滅」之所謂,極為不嚴謹。
正如人性具有多樣性,家庭的形態以及家庭互動的模式也同樣具有多樣性。從母親角色而言,有些母親性格柔和一些,有些母親性格激烈一些;有些母親主動性、支配性更強,有些母親則被動、隱忍。只要母親角色的人格在健康的常態範圍內,這些都不會損害家庭的功能和家庭成員的健康發展。只有母親的人格存在某些障礙,或明顯的缺陷,那麼作為家庭的核心成員,就有可能給家庭功能和其他成員的健康發展帶來損害。這種情形與父親角色的人格存在障礙或明顯缺陷是一樣的,並非母親所獨有。
即便是父母中一方的人格存在障礙或明顯缺陷,也不必然給其他家庭成員帶來損害。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人際影響是建立在人際互動的基礎上,而在一個父親、母親、子女構成的典型家庭結構中,父母一方的人格缺陷是否給其他成員帶來損害,還取決於其他家庭成員與之的互動。只有當父母中的一方在人格上具有偏執型,或邊緣型的傾向,而另一方過於社會退縮,才更可能對子女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換言之,即便是母親角色的人格病理性反應,也必須在父親一方的退縮映襯下才更可能對子女的發展造成損害。更何況子女自身的特質,以及家庭與社會的互動(如祖輩、近親對家庭的影響),等等多維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家庭中子女的成長。
心理學的研究從未得出過母親的「強勢」對家庭就會產生「毀滅」的結論。哪怕把「毀滅」弱化為「對子女發展產生負面影響」,能夠查詢到的研究也僅僅局限在部分人格特質對子女人格發展的局部產生有限的影響。例如,疏離型的母親更容易養育出疏離型的子女;不安全型依戀類型的母親,也更可能導致子女依戀類型的不安全傾向。儘管類似的影響對子女的人格和社會性發展是消極的,但也遠遠談不上「毀滅性」。
每個個體,無論出自怎樣的家庭,有過怎樣的童年經歷和撫養歷程,只要他自己並未形成嚴重的精神或人格障礙,那麼他在社會生活中都能發展出適合自己的生存模式;更重要的是,他在離開母親後依然有機會繼續成長。甚至對那些有著嚴重精神障礙或心理疾患,影響到正常社會生活的個體,他們母親帶給他們的影響也只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方面,而遠非全部。像最嚴重的精神疾患精神分裂症,更主要的影響因素來自於家族遺傳;其次來自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父母除非存在明顯的遺棄、虐待或長期的漠不關心,否則很難直接影響和導致子女的嚴重精神疾患。
事實上,子女本身的特質對子女成人後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可能更為重要。有不少研究證實,母親罹患精神分裂症,並共同生活,也並不一定會給子女帶來嚴重的發展性問題(考慮到其中遺傳性因素的影響作用十分巨大的情形下)。另外,對子女人格和社會性發展影響更重要的因素,來自家庭的養育風格(權威型、專制型或放任型),而非父親或母親的單一因素。
所以,從科學心理學的角度,類似「母親越強勢,對家庭的毀滅性越大」的教條絕非心理學的結論。只有偽心理學才會熱衷於傳播這種既未經實證,也經不起邏輯推敲的武斷的教條。更重要的是,類似的偽心理學教條實質上反映了社會中普遍的性別偏見;把同樣的句式套在父親角色上,也同樣可以滔滔地撰寫出一篇雞湯文《父親越強勢,對家庭的毀滅性越大》。
Cover: Pinterest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