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史詩級中國現代舞蹈

《九歌》史詩級中國現代舞蹈

對於喜歡中國文學的朋友來說,屈原的《九歌》並不會感到陌生;而對於熱愛中國風音樂的朋友來說,譚盾的名字更是鼎鼎大名。當充滿神話色彩的《楚辭》碰上現代舞蹈和充滿特色的國風音樂時,會如何譜寫出一場曠世絕美的舞台呢?在進場前的我是好奇與期待,而離場後的我更是懷著澎湃激動的心情與對創作者及舞者的佩服。這是一場深入人心的古今「對話」,也是一場充滿敬畏的「祭祀典禮」,更是一場激勵人心的吟唱。

舞台劇大多有一個故事框架及劇情人物,這不僅能令演員舞者容易進入表演當中,更能令觀眾容易明白整個故事與表演。可是這場舞台劇《九歌》是以詩詞作為靈感創作的,是將詩詞辭歌化為音樂與舞蹈的表演,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故事串聯著不同篇章段落。可惜在觀看表演前沒來得及看電子場刊,不然整體的觀感會更好也更容易理解節目間的轉換。

《九歌》

整個表演以《九歌》的詩詞為靈感劃分成九個特別且獨立單元:日月兮、河、水巫、少大司命、遙兮、蝕、山鬼、死雄、禮。每個單元之間的轉場除了暗場以外,還會有如同沙漏般一堆沙粒傾瀉至舞台一角,而它又會在下一場表演中成為其中一角,從頭到尾似乎只有它貫連著全場。朋友對於沙粒的理解是代表著人類對自然的敬畏與崇拜之心。可我又有另一種理解:沙粒可以代表水又可以代表時間,是無形的、是留不住的、也是積累的。這些沙粒可以是千萬種象徵,不過我還是很好奇創作者們對於運用沙粒在表演中是想表達什麼呢。

在屈原的《楚辭》中,我挺喜歡《離騷》,但我覺得《九歌》卻是當中最有趣的一篇,透過寥寥幾句道盡神話人物中的愛恨情仇、人生經歷,是一篇篇充滿著奇幻色彩的神話「故事」。雖然這次的表演中並沒有包含詩詞中所有的神話人物,我覺得依然能將詩詞中的情緒與意境透過或激昂、或輕柔、或低吟的音樂以及每位舞者們的肢體與力量述說出來。有的人聲低吟能依稀聽出是中文,有的詞卻無法辨識,即使如此還是能感受到音樂中的強大的力量。譚盾將中式樂器和低吟人聲完美融合的風格又一次驚艷了我,從未想過高昂的嗩吶聲能輕柔地配合著其他樂器,匯聚成一段充滿自然意境的“詩歌”。即使已經過了好幾天,《九歌》的音樂旋律仍縈繞耳邊、洗滌心靈。

《九歌》

每一位舞者以自身極致的肢體動作配合著音樂節奏演繹著每個場景中的人與物。不管是單人舞蹈還是群舞,每位舞者的肢體動作既柔軟又充滿力量。他們如同遠古時那些尊敬著神的人們以敬畏之心舉行著連接神與人的祭典,也將神話人物的掙紮表演得淋漓盡致。在三十年前,這個表演不管音樂、舞蹈還是架構都是最前衛的嘗試,即使來到今天也依然是別具一格的「詩舞戲樂,重遇一場經典的祭禮」。

在戲曲中心遇見的觀眾中不僅有重溫三十年經典的老人,還有許多形形色色的年輕人與外國人,無不被激昂的音樂、醉人的舞蹈、簡約的舞臺設計所深深吸引。我總是聽到坐我後面的外國人一直在說「incredible」!最引人入勝的表演就是在無聲之間將情緒與力量傳達,引起共鳴。而這場以祭祀傳達人與自然、神靈之間關係的《九歌》,透過極簡化的音樂、舞蹈及場景將畫面呈現,毫無疑問的這是一場讓人身心靈得到慰藉的盛宴。

(圖片及影片均來源於香港舞蹈團

《九歌》

2021.11.26 – 2021.11.28

場地: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

李安納度
李安納度

容許別人與自己不同,容許自己與別人不同。懂得前半句話,你就懂得了寬容;懂得後半句話,你就能活出自我。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
Leave a commen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