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上映了一部電影,叫《山旮旯》/《緣路山旮旯》,yes,一個和香港非常不搭的名字,小製作、小眾、小清新,小範圍上映(僅香港)。
就是那麼一部似乎只適合星期四晚上窩在家投影看的小電影,怎麼就出圈了呢?
反差吧,我猜。
一個IT宅男先後遇到了幾個女孩,大家好看得各有風格,唯一的共同點是住在山旮旯,(這個背景設置真的很「連環殺手」)。愛情好不好看,我就不評論啦。
但隱藏在香港犄角旮旯的風景,真的很好看。
茶果嶺﹕城中村落


《緣路山旮旯》劇照
男主角阿厚小的時候住在茶果嶺,家樓下的榮華冰室是他和死黨們的據點,中學時整天整天窩在裡面。
冰室60年代開業,即使山下的觀塘滄海桑田,它卻風貌依舊。


實木卡位、汽水櫃、香煙海報,哪一個不是年代感、人間味。象女士昨天去探了店,去之前openrice一搜,最上面的留言是「時光倒流40年」。
但我今天不想聊食物,不是說它的東西不好吃,而是總覺得會翻山越嶺走到這裡的,都不只是為了吃。
昨天去的時候,我的耳機里恰巧是一首好妹妹樂隊的《冬》,走到鐵皮包起的茶餐廳前時,剛好唱到「時光流逝多少年,春去秋來又一遍」。


茶果嶺以前是石礦場,全盛期有上萬人聚居,隨著城市發展,村落早已式微,不過依然保留著錯落有致的寮屋、小教堂。即使週末,來這裡的人也不多,自己走走看看,很有意思。
從2020年關了的108年楊春雷特效涼茶,到今年香港仔上珍寶海鮮舫的沉沒,再有133年的蓮香樓關店;這兩年香港一直在和一些過去告別。
其實目前茶果嶺村也正面臨拆遷,在不久的將來,村落會消失,大概也是因為這樣,導演想多記錄一些畫面,留點念想。
沙頭角﹕神秘禁區

阿厚暗戀的同事 A.Lee 老家在沙頭角邨,由於沙頭角邨位於邊境禁區內,沒有邊境禁區通行證的阿厚每次送 A. Lee 回家,都是目送。
這樣設置劇情,大概是因為拍《緣路山旮旯》的時候,導演一直沒有申請到禁區紙,所以即使在電影里,我們能看到的也只是沙頭角外圍的樣子。


不過如果故事發生在今年6月以後,那就大大不同。港府弄了個沙頭角旅遊團,神秘禁區瞬間變成了風景區。
一日游里可以看到全香港最長的280米碼頭;沙頭角之角,站在這裡,正面是一望無際的水域,背後就是深圳;還有禁區集市,這個雖然名字聽上去很有想象力,但其實是多個賣沙頭角特產的攤位。
除此之外,就是電影中A.Lee住的沙頭角邨,它建於80年代,和宇宙中心的公屋不同,山旮旯的房子只有五層樓,而且通體彩色。


它讓我想起來幾年在威尼斯Burano看到的彩色房子,那裡的房子顏色不同,主要是為了漁民在天氣不佳的時候也能辨認出自己的家,不知道香港的是否也有類似含義呢?
BTW,幫大家查了一下,沙頭角禁區本地游目前8月的已經預訂完,最快在9月3日還有空位。
下白泥﹕最美日落

幼兒園老師花花一直希望30歲前結婚,遇上心儀的阿厚後主動出擊,相約看電影下午場後趕回老家下白泥看日落。
下白泥的鼎鼎大名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甚至去過,它在元朗西端,對岸就是深圳。由於位處偏遠,遠離繁華鬧市,視野非常遼闊,加上沿岸都是泥灘、紅樹林及蠔田,黃昏時分,金光灑落泥濘,非常迷人。
不過上面一切的形容是,在對的時間去。
我自己曾經在12月,一路顛簸地趕到下白泥看日落,當天陰天有霧、寒風亂吹,看到眼中的景象只是一片泥…

我當時心裡想著,一定要找個好的timing再來一趟。
可惜山旮旯就是山旮旯,想到跋山涉水,又坐火車又騎馬的,我是真的很難再發起第二次興。


有親眼見過下白泥「天空之境」的朋友嘛?
能告訴我一下是貨真價實,還是買家秀呢?
梅子林:客家村落

阿厚的中學女神 Lisa畢業後成了藝術家,隱居在新界東北的梅子村,世外桃源的畫面是不是一下就出來了?
象女士作為走遍香港300座山、200個島、幾十個郊野公園的資深香港戶外玩家來說,有點慚愧。在《山旮旯》之前,我不僅沒去過,甚至連梅子林村這個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它在香港新界東北的吊燈籠北面山坡之上,走水路的話,沙田馬料水碼頭坐船一個半小時;陸路超難,要坐車到烏蛟騰,然後走兩個多小時山路。
大概因為這種迷之交通配套,住在這裡差不多400年的客家原居民都搬得七七八八,偶爾有人去,可能都是帶著秘境探險的心情。


不過現在港府有心把這裡發展成景區,有各種藝術活化計劃,對客家文化和香港鄉村生活方式有興趣的朋友,值得一來。
大澳:魚米水鄉

車款相同﹑車牌相似,令阿厚認識了Mena,女生跟父母住在大澳。雖然地方真的好遠,但Mena也不想搬家,因為市區房價太嚇人。
如果不太care通勤時間和偶爾八號風球時的封島,大澳簡直是dream house所在地,還有用錢也買不到的水鄉風景。
雖然很大澳很浪漫,和愛情片也很搭。

但象女士一想到這個名字,腦子里就是兩件事,「吃吃吃」和「中秋」。



即叫即炸的沙翁、人手搓出來的炭火茶果糯米糍、絕世僅有的炭燒雞蛋仔、滑嘟嘟的石磨豆腐花,棚屋咖啡店,全部都是在香港市區找不到的。
而下個月的中秋,島上一定又會在角角落落點上燈,想到慵懶的貓貓配上大澳深藍色天邊的圓月,幸福感又溢出來了。

ENDING
我覺得蠻有意思的是:
電影中美的又何止這些山旮旯的景致,還有阿厚那些住在山旮旯的港女們,每個人物都反映了香港女孩的不同面貌,很地道、又很可愛。

偷偷告訴你啊,這些山旮旯其實也是我多年定居香港,沒有離開的理由,不管是電影還是現實,香港真的好鬼靚哦!
圖文同時發布於点睇,未經允許,不可轉載使用
Cover: 緣路山旮旯
No comments yet. Be the first one to leave a thought.